吃飽了就犯睏,是大腦缺血?此說法騙了很多人,三種原因才是關鍵

2019-06-18

大家應該都有過一種情況,就是吃飽之後,很容易犯睏,很想躺下來睡覺,而且也不想進行接下來的工作和學習,對生活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。有人說,吃飽後就發睏,可能是大腦缺血導致的,那這種說法對嗎?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。

吃飽之後就犯睏,這是大腦缺血嗎?

對於吃飽之後就犯睏,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,就是我們在吃飽飯以後,認為體內的血液是都留下了腸胃,幫助腸胃消化吸收,就會導致大腦的供血不足,所以大腦就會出現反應遲鈍,出現犯睏的情況。

那今天就告訴你,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。

有大量的調查資料顯示,人體在吃飽飯以後,大腦的供血量是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,腦血管它是有自己的調節系統的,當體內的血壓過低時,腦血管是會舒張增加供血量的,相反,當血壓過高時,腦血管會收縮減少供血量,總而言之,就是腦部的血液供應是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,不會隨著吃飯就會減少的。

至於為什麼在飯後出現犯睏的情況,一般是認為和體內的膽囊收縮素、胰島素分泌、食欲素以及褪黑素有關係,吃飯之後,這些激素可能會刺激大腦神經,使得大腦出現犯睏的情況。

  • 胰島素分泌多:我們平時的吃的飯大多都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,這些物質被攝入體內之後,是會被分解成葡萄糖進入我們的血液中,緊接著,胰腺就會釋放出胰島素,胰島素於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結合,使得葡萄糖能夠順利的進入到細胞中,給人體提供能量,不過同時,胰島素也是會抑制蛋白質的分解以及促進褪黑素的生成,進而就容易使人產生睏意,就會想睡覺了。
  • 膽囊收縮素:每次吃飽飯以後,體內的分泌的膽囊收縮素,會在飯後2小時之內有所升高,然後再回落,膽囊素收縮與睡意是有著正相關的關係,平時吃飯,若是食用過高脂肪含量的食物,就很容易導致膽囊收縮水準變高,餐後的困意會更強烈。
  • 食欲素:大部分人不太理解什麼是食欲素,食欲素就是就是我們所說的下丘腦泌素,這個是下丘腦分泌的一種激素,當體內的食欲素含量低的時候,就會容易出現犯睏的情況,相反,若是食欲素含量高,人體就會比較活躍清醒。

我們在吃飯的時候,身體中的血糖含量是會處於一個升高的情況,當體內的血糖濃度升高時,就會抑制食欲素的分泌,當食欲素降低時,人就容易犯睏了,所以在吃飯以後,經常會有犯睏的情況。

吃過飯就犯睏,對生活也是有一定的影響,那該如何改善?

首先就是不要吃的太多,吃飯吃八分飽就行了,不要每次都吃得很撐,少吃一點,對身體也好。其次就是,控制主食的攝入,吃一點清淡的食物。最後就是吃過飯之後不要立刻休息,可以走動走動,一方面能夠緩解餐後犯睏的情況,另一方面也能夠説明促進腸胃蠕動,減少腸胃的負擔,對身體也有利。

通過文中的內容,可以瞭解到,吃飯以後犯睏,並不是腦部缺血,大腦是有自己的調節系統的,不會隨著吃飯就會發生太大的變化,主要是因為褪黑素、膽囊收縮素以及食欲素所引起的,那我們在吃飯之後,為避免犯睏,可以慢走幾分鐘,促進大腦的清醒,以便更好的進行接下來的工作,提升了精神,身體也會更加的放鬆。 

© 2019-2020  健康新天地 
本站為非營利性質,僅為衛教用途,網頁置入之廣告內容與本站無關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